「全球連結」與國族建構:解嚴後台灣高中歷史課程的變遷與爭議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靜玉
指導教授:姚人多、汪宏倫

根據John W. Meyer等人提出的「世界政體理論(World Polity Theory)」或稱「世界社會理論(World Society Theory)」指出,隨著全球化進展,世界由依照理性法則組織的標準化社會組成,相互依賴,有助於世界文化的形成,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越來越同質化的趨勢,而在歷史課程則有兩項變化:一是從國家中心轉向社會與文化面向;二是國際脈絡來討論國族歷史,且人權的重要性逐漸影響歷史教科書(Meyer et al. 2010: 115)。全球化是否可能衝擊東亞強烈民族主義和道德取向的歷史教育成為重要的議題(Dierkes 2008 ;Kim and Kim 2019)。回顧台灣高中歷史課程改革方向,與Meyer等人所觀察到的歷史課程的變化漸趨一致,日益強化「全球連結」(Global Connectedness),強調歷史學習放在區域關聯性的脈絡下,並積極吸收全球文化與價值。在全球化潮流的影響下,台灣高中歷史課程朝向重視培養全球公民意識,認同全球規範與價值的進步意識的改革方向前進,呼應更多現代公民議題與倫理想像。回應John W. Meyer等人論點,台灣個案顯示全球化進步論述非但沒有弱化台灣民族主義論述,反而促進台灣民族主義的持續發展。
2008年以來反中、反威權潮流下,所出現的高中生反黑箱課綱運動,帶來《十二年國教社會領綱》重修的機會,新課程顯示歷史課程走向公民化,並帶入全球化的進步論述。新課綱委員受訪時表示:「我們應該去釐清一個問題,中學我們實施的是歷史教育,不是歷史研究,不是要讓他們去探究歷史學那種學術很專門的問題,我們應該讓他去思考從歷史教育裡頭,讓他怎麼成為一個現代公民?從歷史提供學生所處的當代世界形成的歷史脈絡。我覺得這才是歷史教育。」
 
然而,面對黨國時期政治意識型態介入歷史教育的弊端,解嚴後高中歷史課程改革最初則是積極建立歷史科的獨立性,希望與社會科加以區隔。1990年代教改的風尖浪頭之際,張元等人積極為中學歷史尋求新的出路:「歷史課有一個特點,歷史課的特點就是任何上過歷史的人,都可以講歷史怎麼教。任何上過歷史課的人都可以對歷史教學來發表意見……我們當然是一個目的,我們把歷史教學在歷史學領域中,有它的獨特地位的一個領域,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張元創辦《清華歷史教學》,並引進一套英國歷史教學理念,強調學生要認識真正的歷史,而不是某種「實用的過去」,他們反對灌輸一套由古至今的編年敘事,以培養學生歷史思考能力的技術和方法為主,避免論斷歷史,這套歷史探究的方法代表「原來歷史教學是有學問的!」,被納入《九五歷史暫綱》,成為正式體制一部分。但是這套理念強調是歷史教育對個人的意義,反對歷史教育過於依附政治社會,主張課程不應該傳遞意識型態、價值觀、道德觀念等,應該以歷史本身的價值為主,這種不預設立場的角度,事實上造就了他們對於政治社會的價值觀都保持一定距離,使得他們的主張隱含著「去政治化(Depoliticization)」[1]的色彩。這相當程度反映了台灣歷史課程改革發展過程試圖將教育從政治領域切割出來的努力,以及當時急欲建立歷史科自主性的改革需要。
這套歷史探究的技術與方法,卻逐漸被意識形態,成為台灣高中歷史課程改革進步價值的象徵。2015年反課綱微調期間,與《九八歷史課綱》並列,被奉為一種進步的典範。自2008年國民黨再度執政以來,接連爆發暫緩《九八歷史課綱》、重修《一○一歷史課綱》等多起爭議, 2014年反課綱微調進一步暴露了1990年代以來教科書當中刻意被擱置的領土問題,突顯出「一中憲法」的荒謬。承襲了台灣社會激昂的反中、反威權的公民抗爭精神,太陽花運動的政治啟蒙進一步將高中生捲進這股時代的浪潮中。2015年5月1日,台中一中異議性社團「蘋果樹公社」在學校百年校慶之際,發起反黑箱課綱微調抗爭,他們高呼「捍衛教育尊嚴、退回黑箱課綱」的口號,並獲得全國各地高中紛紛響應,並且組織串連,展開更激烈的抗爭行動。學生們以「程序正義」為主軸,積極捍衛民主與程序價值,高舉「汝思華,吾思台」的抗爭標語,反對親中課綱。在高中生反黑箱課綱運動中,程序正義、民主價值和台灣國族認同三者之間交錯在一起。
過去對政治普遍冷漠的高中生選擇走出校園、將參與社會與政治改革視為教育的一部分。在筆者訪談中可以看出他們的轉變:例如來自深藍家庭的馨沛,自承從小對政治不感興趣,但2013年洪仲丘事件讓她主動參與了遊行,進而開啟了她對於社會議題的關心。她如此講述自己的改變:「對於政治這件事情,其實是因為從小到大的教育,對政治的事情是很排拒的,13年洪仲丘的事情,妳會覺得這件事情是不應該發生的,所以那時候我去參加洪仲丘那場遊行。」同樣是來自深藍家庭,宏恩的父親是閩南人,母親是客家人,他們是國民黨的長期支持者。在反黑箱課綱運動期間,宏恩和家人發生激烈衝突,甚至無法好好說話。他表示,自己是受到太陽花運動的影響才開始關心政治的:「太陽花是開始讓我關心政治啦,但台灣認同是在反課綱後,還有大學深讀這些轉型正義之後,更加強我的這個意識,就覺得中國來的政權,怎麼做出這樣的事情?」
這次運動不僅帶來課綱法制化、學生參與審議的制度變革,也帶來高中歷史課程理念的轉折,反映出對全球化進步價值的重視。《一○八歷史課綱》課綱委員表示:「以普高的課綱為例,族群性別、國家暴力、轉型正義、環境永續這類課題過去都是比較公民與社會取向的課題,但這回都進入歷史科的選修內容…希望可以回應這一代中學生未來可能遭遇的挑戰。」這些進步價值成為一種抗中策略,進一步強化台灣主體意識的形塑,形成一種符合在地脈絡的全球化論述,成為台灣高中歷史課程的特徵。台灣個案賦予歷史課程改革、全球連結與國族建構之間更複雜的圖像,提供不同切入點認識東亞區域的中學歷史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Meyer, John W, Patricia Bromley, and Francisco O. Ramirez, 2010, “Human Rights in Social Science Textbooks: Cross-National Analyses, 1970-2008.” Sociology of Education 83(2): 111-134.
Kim, Hyungryeol and Stephanie K. Kim, 2019, “Global Convergence or National Identity Making? The History Textbook Controversy in South Korea, 2004-2018. ”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39(2): 252-263.
Dierkes, Julian, 2008, “The Stability of Postwar Japanese History Education amid Global Changes.” Pp. 255-274 in Contested Views of a Common Past: Revisions of History in Contemporary East Asia, edited by Steffi Richter. New York: Campus Verlag.

 
 
[1] 所謂「去政治化」一詞具有相當負面的意涵,影射的是對於政治的冷漠與疏離,因而從政治參與中退卻的現象。